每年夏末,北京會解除東海地區一年一次的禁漁令,此時會有數百艘中國籍漁船加入台灣及日本漁船的行列,在這些海域展開捕魚作業。2016 年 8 月 5 日到 9 日,前一年度的禁漁令才剛解除之際,200 到 300 艘中國籍小型漁船在 16 艘中國海警 (CCG) 船艦的陪同下抵達釣魚臺爭議區附近的海域。其中許多漁船屢次闖入列嶼週遭的 12 海浬領海。這群小型船隊即使並非中國當局直接下令組隊,似乎也已獲得授權支持,後來更與日本海岸警衛隊僵持不下,情勢一度十分緊張。

8 月 1 日再度解除禁漁令後,諸如此類的緊張情勢不斷上演,令東海關注者整個夏天憂心忡忡。所幸,今年夏秋兩季,釣魚臺週遭的漁船船員及區域執法船艦之間並未發生任何重大衝突。據 AMTI 所收集到的資料顯示,這些漁船在列嶼週遭作業時的挑釁作為已經大不如前,甚至少到令人不禁臆測中國政府是否主動約束其漁船船隊,避免引發緊張情勢。



從 7 月 31 日到 10 月 18 日這段期間,AMTI 運用海洋資料分析公司 Windward 提供的自動辨識系統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 追蹤了 380 艘掛中國、日本、台灣或不明國籍旗幟的漁船在釣魚臺附近海域的航行路線。這種方法並不能追蹤不需配備 AIS 收發器的小船或刻意關掉、破壞船上系統的船隻。此外,遇到船行量較大的區域以及只能利用衛星收集資料而無法使用地面基地台的偏遠海域,往往容易失去 AIS 訊號,若使用老舊及功能較差的收發器,更容易發生這樣的現象。不過,這 380 艘船的 AIS 收發次數共計 8,700 次 (其中,掛中國旗的船隻大約收發了 4,600 次訊號),因此也有助於大致掌握釣魚臺週遭的整體情勢。



從 8 月到 10 月,中國漁船及台灣漁船不但未闖入釣魚臺 12 海浬領海,更刻意避開了 24 海浬鄰接區。由於聯合國海洋公約只准許各個國家針對違反海關及移民條例等事務行使警察權,因此日本對於他國在這個鄰接區內的活動高度敏感。在多數情況下,鄰接區內的領域在法律上無異於鄰接區外的領域。這段期間內的捕魚活動均出現在鄰接區沿岸之外出現,原因可能就在於政府 (尤其中國政府) 出手干預,希望能勸阻掛中國旗的漁船挑釁日本當局。



再者,這段期間內在釣魚臺週遭受到監控的所有漁船當中,只有三艘進入了列嶼週遭的領海。這三艘漁船全都是台灣漁船,從這些漁船的航行路線來看,他們似乎只是經過,並沒有在這些海域進行任何捕魚活動。

過去數個月來,釣魚臺週遭的中國海警活動也出現一樣的情況。去年 8 月發生小型漁船船隊所引發的衝突事件後,列嶼週遭的巡邏規模及頻率已經恢復平靜中夾雜著些許緊張情勢的正常情形。今年較普遍的情況是每個月大約會有 10 到 12 艘 中國海警船艦進入釣魚臺領海,從 2014 年年底到 2016 年 8 月為止,每個月大約只會出現 8 到 10 艘。2017 年 10 月和 11 月進入領海的中國海警船艦分別只有 4 艘和 7 艘,但這究竟是反常現象抑或代表有穩定減少的可能,目前仍不得而知。

10 月底正值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及日本提前大選舉行之際,兩國皆處於政治敏感時期,釣魚臺若在此時發生事故,恐將引發麻煩和難以掌控的混亂局面。反之,北京和東京似乎有意嘗試拉近彼此之間的國家情誼。11 月在越南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高峰會期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與中國總書記習近平會晤過後,甚至為中日關係的「全新開始」喝采。但在基本主張維持不變的前提下,兩國還將繼續從事雙方在釣魚臺週遭的活動,未來釣魚臺恐將再掀緊張情勢。不過,就近幾個月的情況來判斷,中國對於該國漁船船隊在東海的活動確實具有約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