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2 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西雅图,开始为期一周的访美行程,其中包括首次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将赴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峰会。与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在白宫会晤之后,在联合记者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坚称中方不会将其在南海人为建造的地物军事化,令人震惊。此外,两位国家领导人宣布了有关网络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合作,并最终确定了两项军事协议的附录。观察员对此次访问持截然不同的观点。根据一位观察员的看法,习近平此次访美注重形式,缺乏实质意义,令人失望;还有人认为,此次访美令人惊喜,采取了重要但初期的步骤,以缓解双边紧张局势并寻求合作领域。
在下方访谈中,备受欢迎的 Sinocism 中国时事通讯作者 Bill Bishop 和 CSIS 亚洲高级顾问兼中国势力项目主任 Bonnie Glaser 就中国国家主席的访美之行提供了见解。您也可以探索专家 Christopher Johnson、 Xue Chen 和 Richard Heydarian、 对此次访美的最新分析,并查看在习近平访美之前,最新 AMTI 专题报道如何帮助设计在华盛顿开展的南海政策辩论。
习近平访问美国:
Bill Bishop 专访
Sinocism 中国时事通讯作者
习近平访问美国:
Bonnie Glaser 专访
CSIS 亚洲高级顾问兼中国势力项目主任
改变辩论方向
9 月 15 日,AMTI 发布了最新专题报道——《南沙群岛机场最新动态:美济礁会是下一个吗?》,在习近平主席进行国事访问之前,适时地对在华盛顿开展的有关南海的政策辩论产生了实质性影响。该专题报道包括 9 月初的卫星图像,显示了中国在永暑礁建造的机场即将完工,进一步证明了中国正准备在渚碧礁建造跑道,并首次暗示了中国可能计划在美济礁建造第三个机场。卫星图像也表明,尽管中国官员保证在这些地物的填海造地工程已停止,但在永暑礁和渚碧礁,疏浚船仍在作业。这些图像及 CSIS 专家的相关分析为习近平主席抵达前开展的围绕南海的辩论增加了新的重要维度。《华盛顿邮报》、 《纽约时报》、 《华尔街日报》、 《金融时报》、 美联社、 路透社、 彭博社、 和 CNN、 等媒体均重点报道了此事。
9 月 17 日,在美国助理国防部长 David Shear 和美国太平洋司令部指挥官海军上将 Harry Harris 参加的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听证会上,该图像对政策辩论的影响变得明朗。SASC 主席 John McCain (R-AZ) 及其他参议员注意到 AMTI 的照片,这些照片证明了中国在争议海域的活动持续升级,大家不断追问两位官员,希望了解政府计划如何应对。他们质问 Shear 和 Harris,希望了解政府为什么不批准在渚碧礁和美济礁等地物的 12 海里范围内实施美国海军的“航行自由”行动,在中国开始填海造地工程之前,这些地物淹没在水下,因此在法律上不享有领海,最后 Harris 承认他赞成为此类行动开绿灯。刚好一周后,习近平主席抵达华盛顿,中国在南海的活动成为政策决策者议程上的重要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