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亞太地區再平衡


策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在上個月完成了對歐巴馬政府亞太地區再平衡策略之防禦部分的獨立審閱。這項審閱 (其中包含評估再平衡實施及資源配置及改善建議) 是由美國國會依據「2015 年美國國防授權法案」執行。

本週 AMTI 將檢閱亞太地區再平衡 2025 年報告,並留意其對於亞洲海事的意涵。美國是否仍會介入該區域?美國軍隊是否會遭遇高壓及反介入/區域封鎖威脅?美國是否會強化其同盟和合作夥伴關係,以維持安全?

若要閱讀完整報告,請按一下此處

若要閱讀節略版報告,請按一下此處

 

從 2025 年亞洲再平衡學習到的七項教訓


1. 美國必須支援同盟和合作夥伴,以協助他們達到軍事現代化目標。
美國必須與同盟合作,讓他們在情報及海洋安全等領域的能力得到提升。與區域國家和地區持續合作並提供支援以落實其軍事現代化目標,緩解美國軍隊的壓力和對美國軍隊的需求,以便可讓美國軍隊執行其他任務。

2. 美國的盟友可以更密切地合作。 
美國某些同盟 (例如,南韓及日本) 之間缺乏資訊分享的合作,使得整體成效有所受限。更多合作可提升飛彈防禦以及其他能力。美國某些同盟會分享神盾 (Aegis)、愛國者 (PATRIOT) 和其他飛彈防禦技術,所以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合作可徹底發揮區域飛彈防禦的能力。

3. 朝鮮的核彈及彈道飛彈測試,以及中國在爭議地物上進行填海造陸工程,使得該區域中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關切加深,而且加劇了美國在亞太地區部署更多地面軍隊 (包含航空母艦打擊群) 的要求。
美國在日本横須賀海軍基地永久部署一條航空母艦,但未來情況可能要求快速部署其他地面軍隊,包含航空母艦戰鬥群及地面行動部隊和兩棲部隊。其中許多資產通常部署在其他地方,主要是為管理中東地區之安全所做的考量。新增更多小型戰艦 (例如濱海戰艦) 以協助解決一些軍事存在的要求,但出於威攝和保障之目的,大規模宣示美國的實力和決心是有必要的。

4. 今日,亞太地區的海洋安全挑戰比過去數十年的任何時間更為複雜,突顯出對明確美國指令和控制關係的需要。
如果今日第一島鏈內發生衝突,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可能建立聯合特遣部隊,以便在操作上控制受影響區域的美國軍事活動。然而,經驗顯示在衝突前建立特遣部隊並定期實施演練,此類安排才有最高成效。與亞太地區中主要戰鬥行動相關聯的風險會強化預先存在之命令關係。透過對許多軍事和民間領袖的訪談,表明需要在西太平洋常設聯合特遣部隊,以便在未來的突發事件中發揮指揮作用。

5. 也許最重要的美國不對稱優勢是在水下領域。對潛在競爭者而言,美國的實際技術優勢遙遙領先。不過,仍必須對水下實力的提升持續投資,以防止競爭者迎頭趕上。
美國也必須更加仰賴其水下優勢,因為其在其他領域的差距已顯縮減。發展新的水下平台 (特別是無人水下交通工具) 有助於美國擴大優勢。增加駐守在亞太地區的美國潛水艇數量也有幫助,因為此舉將增加其有效載荷。

6. 美國必須擴大其對於無人駕駛裝備,以及電子戰及網路的投資。  
無人系統為亞太地區提供的優勢可能極為顯著,特別是在反介入/區域封鎖 (A2/AD) 環境而言。電子戰及網路戰略也可作為對 A2/AD 策略的主要反制措施。

7. 再平衡需要額外資金,但資金供應處於緊張局面。海軍和海軍陸戰隊可能需要發現更便宜的方法來解決問題,但投資策略防禦解決方案可能付出昂貴代價。
美國可以在目前預算水準中執行再平衡,但有些重要先導計畫值得投資,而且其需要更多資源或是更高的優先級別。預算削減已經延誤某些專案,且取消或縮減了其他項目,因而對現有平台的限制增加。雖然未來預期會有所成長,但美國海面船艦數量偏低且已顯老化。新船艦的成本也可能是一項阻礙。預計在 2038 會計年時,美國海軍將擁有 321 艘戰艦,但預算的考量會使此目標難以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