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礁还是岛?
审视南海仲裁案
11 月 24 日至 30 日,菲律宾在海牙常设冲裁庭的仲裁法庭,就针对中国在南海的主张的仲裁案陈述其意见。自 2013 年初提交该案件以来,中国就一直拒绝承认或参加诉讼。下文包括中国对近期案件听证会的官方回应、早期对仲裁庭审判权的回应,以及 2014 年 12 月中国关于此事件的立场文件。
现在普遍认为该案件将于 2016 年中期的某个时间进行审判。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该仲裁庭的裁决将是最终结果,尽管中国不参与,仍具有法律约束力。为进一步了解有关仲裁重要性的见解,AMTI 采访了菲律宾驻美大使 Jose Cuisilia、弗吉尼亚大学法学院海洋法律和政策中心 (Center for Oceans Law and Policy) 主任 John Norton Moore 以及 Foley Hoag LLP 合伙人兼菲律宾在该仲裁案的首席律师 Paul Reichler。
“如果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地区也效仿中国在九段线方面的做法,那么将对中国在全球各地的利益造成严重危害。”
John Norton Moore
收听更多内容
“如果中国能够侥幸逃脱大规模违反该公约应面临的惩罚,要知道该公约有超过 180 个缔约国……那么就真的相当于在宣告这份在规范资源开采、通航甚至军事活动等方面曾非常成功的公约毫无意义。”
Paul Reichler
收听更多内容
“我们认为,面临危险的是 UNCLOS 本身的完整性和精神。”
Jose L. Cuisia, jr.
收听更多内容
可能的仲裁结果
菲律宾起诉中国的案件非常复杂,考虑到菲律宾的 15 个不同主张,仲裁庭可能会以许多方式进行裁决。下面是法官会做出的最有可能或影响最大的裁决,以及每项裁决将如何影响中国南海的法律争端规模。AMTI 的分析文章提供了有关该案件复杂性的更多详细信息,包括李明江认为的可能的最终裁决结果、Jay Batongbacal 对案件详情和早期关于审判权的决定的介绍,以及 Gregory Poling 对菲律宾赢得其所需全部利益的危险之处的介绍。
深度探讨
近期,Paul Reicher 与 AMTI 主任 Gregory Poling详细讨论了菲律宾追求仲裁的原因、迄今为止的诉讼和接下来将会发生的事情。在下方收听完整访谈内容。
中华民国(台湾)驻美代表沈呂巡也与 Gregory Poling 一同讨论了近期台湾内政部长陈威仁参观太平岛的相关事宜、台湾在该仲裁案中的立场和台湾的南海战略。